MAI 36 藝術家 | 經久不衰的精確性:彼得·胡加爾 Peter Hujar 的攝影

MAI 36 Asia
Jan 19, 2021

--

關於藝術家

彼得·胡加爾,《穿黑色T恤的自我肖像》(Self-Portrait in Black T-shirt),1976,圖片來源:彼得·胡加爾檔案(The Peter Hujar Archive)

彼得·胡加爾,1934年出生於美國特倫頓,1987年在紐約逝世。

彼得·胡加爾最初是一名時尚攝影師,就像他的紐約同行歐文·佩恩(Irving Penn)、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和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一樣。胡加爾總是與時尚攝影的膚淺作鬥爭 — — 他更感興趣的是真實生活的寫照,以最純粹的形式,呈現物質現實和戲劇衝突;他的作品也時常帶著幽默與天真,正如他的動物肖像所呈現的那樣。

彼得·胡加爾全身心地投入於周遭的現實生活之中,作為當時紐約藝術圈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所捕捉的60至80年代的紐約,如今已經不復存在了;這裡的亞文化景觀曾經是如此繁榮,胡加爾記錄了這種亞文化的直接和純粹,他的鏡頭更成為了同性戀群體發聲與艾滋病危機的見證 — — 這些景象至今仍在我們對這座城市的集體歷史文化記憶中,留有深刻的印記。胡加爾的作品貼近生活,從而超越了所有膚淺,毫無保留地展現了那個時代的面貌。

彼得·胡加爾常為身邊的朋友拍攝肖像,他曾拍過的文化名人包括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和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弗蘭·勒波維茨(Fran Lebowitz)、威廉·巴勒斯(William S. Burroughs)等。蘇珊·桑塔格是美國著名作家和評論家、女權主義者,她和胡加爾在1963年相識,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桑塔格的第二部小說《死亡之匣》(Death Kit,1967年)的最後一章靈感來自於胡加爾在西西里島墓穴中拍攝的照片;桑塔格還為胡加爾1976年出版的《生與死的肖像》一書撰寫了序言。

彼得·胡加爾,《蘇珊·桑特格》(Susan Sontag),1975,圖片來源:彼得·胡加爾檔案

重要展覽回顧

彼得·胡加爾的重要藝術機構個展包括:「Speed of Life」,MAPFRE基金會(Fundación MAPFRE),巴塞羅那,2017(後巡展至海牙攝影博物館,2017;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2018;伯克利藝術博物館和太平洋電影資料館,2018;俄亥俄韋克斯納藝術中心,2019;巴黎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2019);「Peter Hujar」,P.S.1 當代藝術博物館(MoMA P.S.1),美國紐約,2005;「Peter Hujar: A Retrospective」,阿姆斯特丹市裡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荷蘭阿姆斯特丹,1994(後巡展至瑞士溫特圖爾攝影博物館,1994)。

MAI 36 X 彼得·胡加爾

MAI 36 畫廊2020年首檔展覽 — — 彼得·胡加爾(Peter Hujar)與保羅·泰克(Paul Thek)雙人展已於2020年1月23日開幕,展覽將持續至3月14日。展覽展出了彼得·胡加爾的珍稀攝影原作(vintage prints)和保羅·泰克晚期的繪畫作品及一件罕見的「肉塊」(meat piece)系列裝置作品。

此次展覽是MAI 36 畫廊第二次在畫廊蘇黎世的空間中呈現這兩位藝術家的雙人展。彼得·胡加爾和保羅·泰克曾是一對伴侶,他們在精神和藝術層面都保有很強的連結,這段親密關係與友誼對彼此的創作均具有深遠的影響。在本文中,我們將著重呈現彼得·胡加爾作品的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彼得·胡加爾的攝影作品並不強調某種風格,而是有著一種經久不衰的精確性,這種特質需要去親身體驗,是難以描述的。」

— — 《彼得·胡加爾的波希米亞狂想曲》(The Bohemian Rhapsody of Peter Hujar)《紐約客》(The New Yorker)2018年2月

「彼得·胡加爾&保羅·泰克」MAI 36 畫廊展覽現場

彼得·胡加爾與保羅·泰克

彼得·胡加爾和保羅·泰克於1956年相識,而後約在1964至1967年間他們曾是親密伴侶。1963年,彼得·胡加爾和保羅·泰克一同參觀了意大利西西里島巴勒莫附近的聖方濟地下墓穴。對胡加爾來說,這次旅行是他生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書《生與死的肖像》(Portrait in Life and Death,後被視為是70年代攝影的里程碑之一)中,拍攝於地下墓穴的作品佔了近三分之一。

彼得·胡加爾,《巴勒莫地下墓穴 #6(戴手套的女孩)》(Palermo Catacombs #6, Girl with Gloves),1963,原版銀鹽照片,38 x 38 cm
彼得·胡加爾:《生與死的肖像》書籍封面

此次西西里之行也啓發了保羅·泰克創作裝置作品《墓》(The Tomb),這件作品的主體以保羅·泰克的身體翻模製成,彼得·胡加爾為這一創作所拍攝的照片也在此次MAI 36 畫廊的展覽中展出。

彼得·胡加爾,《來自「墓」的手部雕塑》(Hand Sculpture from the Tomb),1967/2010,噴墨打印,47 x 32 cm(不含框), 67.7 x 51.4 x 3.2 cm(含框)
彼得·胡加爾作品《來自「墓」的手部雕塑》在MAI 36 畫廊「彼得·胡加爾&保羅·泰克」展覽現場

彼得·胡加爾攝影作品《來自「墓」的手部雕塑》(Hand Sculpture from the Tomb)呈現了保羅·泰克為《墓》所製作的手部雕塑,從中可以看到泰克超級寫實主義的雕塑手法。作品《墓》被認為是保羅·泰克十分重要的作品之一,但該作品原作後已遺失,彼得·胡加爾的攝影也因此成為這件作品最為重要的圖像記錄。此外,此次在MAI 36 畫廊的雙人展還展出了彼得·胡加爾一系列的動物及人物肖像,其中包括了兩張保羅·泰克的攝影原作肖像,分別拍攝於1967年和1976年。

彼得·胡加爾,《保羅·泰克》,1967/2010,數碼打印,47 x 32 cm(不含框),67.7 x 51.4 x 3.2 cm(含框)
彼得·胡加爾,《保羅·泰克(IV)》(Paul Thek,IV), 1976,原版銀鹽照片,37.5×36.9 cm

關於MAI 36 畫廊

MAI 36畫廊由維克多·基斯勒(Victor Gisler)在1987年創立,畫廊位於瑞士蘇黎世市中心。畫廊成立以來三十多年間,MAI 36與諸多國際著名藝術家開展合作,包括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約翰·巴爾代薩里(John Baldessari)勞倫斯·維納(Lawrence Weiner)史蒂芬·巴爾肯霍爾(Stephan Balkenhol)馬格納斯·普萊森(Magnus Plessen)特洛伊·布勞恩圖赫(Troy Brauntuch)皮亞·弗萊斯(Pia Fries)馬特·穆里肯(Matt Mullican)克里斯托弗·魯特曼(Christoph Rütimann)阿爾布雷希特·施耐德(Albrecht Schnider)弗朗茨·阿克曼(Franz Ackerman)吉特卡·漢茲洛瓦(Jitka Hanzlová ),以及雷米·扎格(Rémy Zaugg)等。除此之外,MAI 36畫廊也代理已故藝術家路易吉·格希里(Luigi Ghirri)彼得·胡加爾(Peter Hujar)普遍概念小組(General Idea)、克里斯蒂安·林道(Chrsitian Lindow)、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保羅·泰克(Paul Thek)大安·範·戈爾登(Daan Van Golden)的藝術遺產。

畫廊在近年也開始代理年輕藝術家,如羅伊·埃斯里奇(Roe Ethridge)、昆哈德·德多伯萊(Koenraad Dedobbeleer)米切·佩瑞茲·保羅(Michel Pérez Pollo)和中國藝術家臧坤坤(Zang Kunkun)等的作品。畫廊持續推出藝術家的個人展覽和出版物,同時參加眾多國際藝術博覽會,如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展會、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弗里茲倫敦、巴黎FIAC、馬德里ARCO、墨西哥Zona Maco等,讓旗下藝術家有更多的曝光。

* 點擊有底線處可查看相關藝術家介紹。

聯繫我們
亞洲地區事宜請聯繫:
王維薇| MAI 36 畫廊亞洲總監
weiwei.wang@mai36.com

網站:https://www.mai36.com/
Facebook:MAI 36 畫廊
Instagram:mai36galerie

更多MAI 36 畫廊資訊,請追蹤我們的FB專頁

--

--

MAI 36 Asia
MAI 36 Asia

Written by MAI 36 Asia

MAI 36 畫廊由維克多·基斯勒(Victor Gisler)在1987年創立,畫廊位於瑞士蘇黎世市中心。畫廊成立以來,與諸多國際著名的藝術家合作。MAI 36 畫廊持續推出藝術家的個人展覽和出版物,同時參加眾多國際藝術博覽會及持續不斷地展示和交易國際當代藝術。更多訊息請至臉書專頁 mai36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