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 36 畫廊展覽|聯展「SPECIES (物種)」藝術家漢斯·魯埃迪·吉格爾(HR Giger)

MAI 36 Asia
Feb 27, 2023

MAI 36 畫廊聯展「SPECIES (種類)」展現了漢斯·魯埃迪·吉格爾(Hans Ruedi Giger,1940–2014)作品從過去至現在的影響力,展出的作品不僅證實其開創性的存在,並說明了他在當代藝術中的非凡意義。

HR Giger漢斯·魯埃迪·吉格爾,Necronom / Alien 死靈/外星人, 2005,polyester聚酯纖維,115 x 225 x 91 cm ,Edition of 6 + 3 AP

漢斯·魯埃迪·吉格爾是一位瑞士藝術家,他的作品對二十世紀後半葉的大眾想像有著深遠的影響。

吉格爾尤其以創造了科幻電影《Alien(異形)》中的怪物而聞名,此片在1979年上映,由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導演所執導。然而,他對反烏托邦之洞察力對於流行文化的影響卻不止於此,通過超現實主義的雕塑、繪畫和設計,他創造了一個黑暗又迷幻的人物世界,搖擺於夢想/現實、生命/死亡、人/機器之間。

HR Giger漢斯·魯埃迪·吉格爾,Atomkinder,1969 / 2001,silkscreen on aluminum 絲網印刷於鋁版,含框尺寸 154.8 x 98.8 x 4 cm ,Edition of 23, ed.8/23

今日,吉格爾過去幾十年來處理的主題或類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到藝術家的關注。在一個致力於進步和機器發展的世界裡,對存在主義的審視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異社會的烏托邦、人類/身體的衰敗和機器的主權,在吉格爾奇幻的現實主義中可以得到完美的定位。

HR Giger漢斯·魯埃迪·吉格爾,Biomechanoid (Carmen) 生物機械(卡門),2002,aluminium 鋁,280 x 60 x 50 cm ,Edition of 12 + 3 AP, ed 5/12

關於漢斯·魯埃迪·吉格爾 (Hans Ruedi Giger,1940–2014)

漢斯·魯埃迪·吉格爾(Hans Ruedi Giger)© Annie Bertram 2012

漢斯·魯埃迪·吉格爾(Hans Ruedi Giger)1940年出生於瑞士庫爾(Chur, Switzerland), 2014年逝世於瑞士蘇黎世。吉格爾以設計1980年代著名的《異形》系列電影中的外星人而聞名,並也因此贏得1980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視覺效果獎。吉格爾並出版過20餘本書,電影《異形》中外星生物的雛形,就是從1977年他的第一本書《死靈之書》(Necronomicon)的超現實形像中構建出來的。

吉格爾從小就對所有超現實和恐怖的事物有著強烈的熱情,他畢業於蘇黎世應用藝術學校(School of Applied Arts) 的室內與工業設計系。吉格爾的畫作十分細緻,通常以大面積形式完成,並在畫布上來回使用噴槍,描繪出超現實、如噩夢般的幻境。

吉格爾最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是表現人體和機器之間冰冷卻相互關聯的關係,他稱之為“Biomechanoid (生物機械)”。此迷人的生物機械風格,即肉體與機器的完美結合,不僅通過吉格爾非凡的藝術創作,還通過雕塑作品、家具以及建築和室內設計項目得以展現。吉格爾也曾設計過多張音樂專輯封面,如美國女歌手黛比·哈里(Debbie Harry)1981年的專輯《Koo Koo》,在封面圖中,長針刺穿她的頭顱和脖頸,1991年,《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將其列為百大最佳唱片封面之一。

黛比·哈里(Debbie Harry)1981年的專輯《Koo Koo》,圖片取自網路
漢斯·魯埃迪·吉格爾,《為電影〈沙丘〉(佐杜洛夫斯基版)設計的哈克南首領椅》,1981 ,圖片取自網路

吉格爾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畫廊和美術館展出,並在瑞士格呂耶爾的漢斯·魯埃迪·吉格爾博物館永久展出。

瑞士格呂耶爾的漢斯·魯埃迪·吉格爾博物館,圖片取自網路

日前,UCCA Lab北京藝術空間呈現漢斯·魯埃迪·吉格爾與空山基(Hajime Sorayama)在中國的首次雙人展覽「吉格爾與空山基:明日迫近」。展出吉格爾多件作品,透過此聯展思考生命、自然和科技之間的關係。

漢斯·魯埃迪·吉格爾與空山基「吉格爾與空山基:明日迫近」,UCCA Lab北京藝術空間 © UCCA

聯展「SPECIES (物種)」
地點:MAI 36 畫廊一樓空間
展期:2023.01.20–03.18

關於MAI 36 畫廊

MAI 36畫廊由維克多·基斯勒(Victor Gisler)在1987年創立,畫廊位於瑞士蘇黎世市中心。畫廊成立以來三十多年間,MAI 36與諸多國際著名藝術家開展合作,包括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約翰·巴爾代薩里(John Baldessari)勞倫斯·維納(Lawrence Weiner)史蒂芬·巴爾肯霍爾(Stephan Balkenhol)馬格納斯·普萊森(Magnus Plessen)特洛伊·布勞恩圖赫(Troy Brauntuch)皮亞·弗萊斯(Pia Fries)馬特·穆里肯(Matt Mullican)克里斯托弗·魯特曼(Christoph Rütimann)阿爾布雷希特·施耐德(Albrecht Schnider)弗朗茨·阿克曼(Franz Ackerman)吉特卡·漢茲洛瓦(Jitka Hanzlová )雷米·扎格(Rémy Zaugg)伊恩·安努爾(Ian Anüll)以及艾倫·魯珀斯伯格(Allen Ruppersberg)等。除此之外,MAI 36畫廊也代理已故藝術家路易吉·格希里(Luigi Ghirri)彼得·胡加爾(Peter Hujar)普遍概念小組(General Idea)克里斯蒂安·林道(Chrsitian Lindow)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保羅·泰克(Paul Thek)大安·範·戈爾登(Daan Van Golden)的藝術遺產。

畫廊在近年也開始代理年輕藝術家,如羅伊·埃斯里奇(Roe Ethridge)、昆哈德·德多伯萊(Koenraad Dedobbeleer)米切·佩瑞茲·保羅(Michel Pérez Pollo)和中國藝術家臧坤坤(Zang Kunkun)等的作品。畫廊持續推出藝術家的個人展覽和出版物,同時參加眾多國際藝術博覽會,如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展會、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弗里茲倫敦、巴黎FIAC、馬德里ARCO、墨西哥Zona Maco等,讓旗下藝術家有更多的曝光。

* 點擊有底線處可查看相關藝術家介紹。

聯繫我們
亞洲地區事宜請聯繫:
王維薇| MAI 36 畫廊亞洲總監
weiwei.wang@mai36.com

網站:https://www.mai36.com/
Facebook:MAI 36 畫廊
Instagram:mai36galerie

更多MAI 36 畫廊資訊,請追蹤我們的FB專頁

Sign up to discover human stories that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MAI 36 Asia
MAI 36 Asia

Written by MAI 36 Asia

MAI 36 畫廊由維克多·基斯勒(Victor Gisler)在1987年創立,畫廊位於瑞士蘇黎世市中心。畫廊成立以來,與諸多國際著名的藝術家合作。MAI 36 畫廊持續推出藝術家的個人展覽和出版物,同時參加眾多國際藝術博覽會及持續不斷地展示和交易國際當代藝術。更多訊息請至臉書專頁 mai36asia

No responses yet

Write a response